多措并举,勃利县林草局全面启动森林草原高火险期防火工作
进入森林草原高火险期,勃利县林草局深刻认识到防火工作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方针,以系统化思维、全链条举措全面启动防火工作,织密织牢森林草原“防火墙”,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高位部署强统筹,压实责任“不悬空”
防火工作的关键在于责任落地,勃利县林草局首先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局内第一时间召开森林草原高火险期防火工作部署会,传达上级关于防火工作的最新要求。通过签订责任状、划定责任区、设立公示牌等方式,实现责任可追溯、工作可量化、考核可依据,确保防火压力传导到位。同时成立专项督导组,采取明察暗访、定期巡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严肃追责问责,切实筑牢防火工作责任链条。

强化保障,夯实防火硬件基础
组织扑火队伍对全县林区扑火物资进行全面盘点与检修,确保所有器材处于战备状态。此外,开展扑火技能培训,提升基层队伍应急处置能力,为快速扑灭火情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在高火险期内,勃利县林草局还加强防火通道、隔离带等基础设施的巡查维护,及时清除可燃物,降低火灾隐患。利用瞭望塔、视频监控和无人机巡查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空天地”。立体化监测网络,实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精准宣传,多维发力筑牢全民防火意识
针对秋季农事活动频繁、进山人员增多、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大等特点,勃利县林草局创新宣传形式,开展“全方位、接地气、广覆盖”的防火宣传行动,让防火意识深入人心。深入林区周边村落、田间地头,针对秋收农户、进山采摘人员、祭祀群众等重点群体,发放图文并茂的《森林防火倡议书》手册700余份。在全县11个林区入口、进山要道设置防火警示牌,悬挂“野外违规弄火,轻则罚款,重则判刑”“一把火,可毁万亩林”等醒目横幅150余条。

科技赋能,织密动态监测网络
依托“人防+技防”融合模式,在重点林区布设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利用无人机对偏远区域开展常态化巡航,实现林区全覆盖、无死角监测。同时,安排护林员加大对防火隔离带、坟头墓地等关键区域的巡查频次,及时清理枯枝落叶等易燃物,切实筑牢秋季森林草原“防火墙”。通过大数据分析火险趋势,实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响应迅速、处置高效。同时,强化值班值守制度,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信息报告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第一时间组织力量科学扑救,真正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勃利县林草局将持续压紧压实防火责任,细化完善应急预案,提升科技防控水平,强化应急队伍建设,确保人员、物资、机制全链条高效运转。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以更严密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全力守护森林草原资源安全,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实现勃利县连续7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优异成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13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