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秋季鸟类环志监测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宝清县举办
9月11日至15日,全国秋季鸟类环志监测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宝清县举办。本次会议是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主办,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和草原候鸟动态监测保护创新联盟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新疆等地区的鸟类环志专家、湿地生态学研究员及自然保护地科研工作者80余人参会。
来自东北、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等多个地区的专家学者和部分企业代表围绕黑龙江省鸟类资源现状与保护进展,鸟类迁徙及迁飞通道协同保护,鸟类监测新技术与应用,重点物种保护等议题进行专题讲解;并就我国候鸟保护的科研成果和鸟类环志前沿技术进行深入交流,共同研讨物种保护和栖息地协同保护方案。
为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深度融合,与会人员深入到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鸟类环志外业实习与实地调研。在实操环节,鸟类专家就鸟类环志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现场演示,测体重、量体长、喙长、翅长,按照鸟类的不同体征特点佩戴不同脚环,手把手教学让与会人员深刻领悟了鸟类环志技术。
黑龙江省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中段,是多种候鸟的重要迁徙地、停歇地和繁殖地,更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候鸟迁徙枢纽,来自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国的候鸟都会在此停歇或繁殖。全省共记录到鸟类39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9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74种,湿地、森林、草原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鸟类环志监测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践场景。此次会议不仅为我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管理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全球候鸟保护贡献了中国经验与技术力量。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